心愛的台灣 ~ 馬偕最後的詩
文 馬偕 譯 林心智
我心愛的台灣,
我的青春攏總獻予你。
我心愛的台灣,
我的歡喜快樂攏佇遮。
舉頭看著是高高的山頂,
俯(ann)頭看落去(lo’i)是山谷及深坑,
遠遠看過去(kue’i)有大海及海湧
遮款的景色我永遠看未倦(sian)!
我的心和台灣結做伙,
為著這塊島嶼我奉獻我一生。
我的心和台灣拆袂開,
佇遮我尋著我的歡喜及快樂。
佇伊海湧的聲音內底,
佇伊搖動的竹林腳,
遐就是我最後想欲安歇的所在。
My final resting place
George Leslie Mackay
How dear is Formosa to my heart!
On that island the best of my years have been spent.
How dear is Formosa to my heart!
A lifetime of joy is centered here.
I love to look up to its lofty peaks, down into its yawning chasms, and away out on its surging seas.
How willing I am to gaze upon these forever!
My heart's ties to Taiwan cannot be severed!
To that island I devote my life.
My heart's ties to Taiwan cannot be severed!
There I find my joy.
I should like to find a final resting place within sound of its surf, and under the shade of its waving bamboo."
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From Far Formosa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66083
原文出處: http://blog.roodo.com/taitheo/archives/4162609.html
《福爾摩沙紀事》—介紹《馬偕台灣回憶錄》新譯本
鄭仰恩老師
由馬偕 (George Leslie Mackay) 原著、麥唐納 (J. A. MacDonald) 編輯的《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 From Far Formosa ) 並不是第一次翻譯成中文,之前已經有兩個譯本,分別是林耀南譯的《台灣遙寄》(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灣叢書譯本第五種, 1959 年)以及周學普譯的《台灣六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研究叢刊第六十九種, 1960 年)。儘管這兩個譯本過去對本地學者的研究有相當的助益,但也因一些翻譯上的疏失,讓人覺得不盡滿意。隨著近年來台灣史研究的熱潮,又有不少本土學者開始致力於馬偕的研究,加上舊譯本早已絕版,因而有重譯的呼聲。
本書由曾 在加拿大求學工作,返台後擔任 《 台灣教會公報 》 英文版主編,也讀過神學,目前主要從事譯作的林晚生女士翻譯,由鄭仰恩老師負責 校譯和註釋,並撰寫導讀,由前衛出版社印行出版。 晚生姐的英文、中文、台語羅馬字俱佳,譯筆忠實、簡潔、流暢,並用心探查相關史籍文獻。我們若仔細閱讀全書最複雜難譯的第六章 〈地質〉、 第七章 〈樹木、植物和花卉〉和第八章〈動物〉 ,就可以看出其用心。
馬偕當初是在加拿大教會及友人的期盼和催促下,為要讓西方英語世界的讀者能夠認識他在台灣的寶貴經驗,才委託好友麥唐納編輯、出版此書。若詳細閱讀,我們將發現書中論及台灣島嶼、土地和人民的部份佔了將近三分之二的篇幅,非常特別,加上馬偕對台灣的認識深刻廣博,在西方人士中相當罕見,充分反映當時西方開明進步的思想 (progressivism) 。整體而言,這是一本有關台灣島嶼及其子民的豐富記述,有別於一般宣教師的傳記或宣教實錄,也遠比許多當時前來福爾摩沙進行探險、考察旅行的報告書來得充實。本書完整紀錄馬偕一生在福爾摩沙生活與工作的經驗, 展現豐富而多元的面貌,可謂「書如其人」!
出處: Fw: 介紹《馬偕台灣回憶錄》新譯本 - 快樂的散戶投資人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yclin228/1330193#ixzz1Zpe6HRsg
從「福爾摩沙紀事」看馬偕牧師的故事
文/ 盧俊義
作 者:馬偕.
譯 者:林晚生.
出版公司:前衛出版社.
頁 數:384頁.
本書出版:2007年5月
前衛出版社在今年5月初出版了一本「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其實,這本書早在1959年,台灣文獻委員會就曾翻譯過,書名是「台灣遙寄」,是林耀南先生所譯。後來,也就是次年(1960),台灣經濟研究室再次重譯,由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出版,書名是「台灣六記」,編列在「台灣研究叢刊第69種」。因此,現在可說是第三次重新翻譯,且出版。 我是在1974年於舊書攤上買到這本「台灣六記」,而那時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感覺是非常刺激的,也因為這樣,心中的記憶相當深刻。原因是在那警總緊盯著出版品時代,任何書刊雜誌,只要稍微有評論的文辭用句,或是被當時執政者認為有「問題」的,就都會被禁止出版。但台銀的這本「台灣六記」是出版了,可是裡面卻有好多處是用粗黑的筆,將一些句子或詞給抹黑了。因此,每逢看到粗黑線條,自然地都會越發喜歡知道到底那被抹黑的字句是寫些什麼,就趕緊拿到燈泡下去照照看。但總是看不清楚,而有遺憾的感覺。現在終於可以不用這樣費神了,因為前衛出版社這本新翻譯的「福爾摩沙紀事」,已經一五一十地將原文重新翻譯過,翻譯的文句非常好,容易讀。例如在第15頁第七行寫著「著名的中國」,然後就是塗抹黑線兩個字,之後接續的是「國姓爺所驅逐」,現在則是很清楚地寫著「中國海盜」(第36頁)。又例如在台灣六記的第81頁最後第四行最後一句話「這是多麼」,然後抹黑四個字,接著是「的異教啊!」而現在已經知道原來是寫著「無望可憐」(第184頁)。 更特別的地方是前衛為了要出版這本書,還特地請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鄭仰恩牧師給這本書加上註解,舉凡馬偕牧師在這本回憶錄中所提到的人名,特別是宣教師的名字,鄭仰恩牧師都花了很多時間去查考,並將以註釋說明。因此,讀者看這本書時,也可以得到更多寶貴的資料。這就是這本書的一大特色。例如在第三章中,馬偕牧師有提到的「德馬太」(Matthew Dickson, M.D., 1844-1921),鄭牧師特別在「註釋」中提到,「他是英國長老教會駐台第二位醫療宣教師,在1871年2月10日抵台,1878年1月8日返英,在台共七年。他的醫術高明,甚至獲得府城道台的信任。」同樣在這一章,提到第一位從英國受差派到台灣來開拓福音事工的馬雅各醫師(James Laidlaw Maxwell, M.A., 1836-1921),「畢業于愛丁堡大學,曾在柏林、巴黎大學深造,是伯明罕市總醫院出色的駐院醫師,也是該是布洛街教會(Broad Stree Church)的長老。他是英國長老教會派駐台灣的首任宣教師,醫術高超,熱心傳道,為南部長老教會奠定深厚的根基。他展開對南部西拉雅平埔蕃和中部巴宰平埔蕃的宣教工作,設立傳道人養成班,並推展白話字運動。」 也因為這樣,這本原文出版於1895年的書,經過一百多年後的今天,讀起來的感覺已經不再是古老的歷史,而是活生生地在我們當中,讓我們看到的,都是台灣這塊土地上的花草、樹木、石頭、土壤、人民,以及咱台灣人民在一百多年前的各種生活習性。單單從第六章他寫有關台灣的地質,第七章談到台灣的數目、植物和花卉等,且細述得非常清楚,甚至連蔬菜水果都記錄了下來,而第八章是記錄了有關台灣的飛禽走獸,甚至連蟑螂的生態都寫了。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一個來自加拿大的宣教師,在當時交通那樣不方便的時代,他可以走遍台灣所有的山嶺、市鎮街道,看到台灣社會和人民生活的各種習性,對台灣的了解是那樣地深刻、仔細,這在今天台灣要找到這樣的學者專家,恐怕也是後無來者了!難怪有人稱讚他是一位博物學家、科學家,是一點也不為過。也從這裡看出早期差派到台灣來的宣教師,幾乎都是西方社會的菁英,他們對台灣社會的影響相當深遠,特別是對當時神學院訓練出來的傳道者,影響的程度自不在話下。 對於從事醫療服務工作者,我認為馬偕牧師這本「福爾摩沙紀事」是非常值得一看的,特別是在第33章「醫療工作及醫院」。在這章中,他描述了在他那時代的台灣醫療狀況,也同時將漢醫及西方醫療方式做了個「客觀」的比較。我所說的「客觀」,是指他只描述二者之間的差異,並沒有下任何論斷。這一章也提到台灣民間流行的「宗教醫療」療法,談論到有關寺廟裡,信徒向道士詢問病情,和道士提供「藥方」的方式,以及「赤腳醫」的醫療情形。雖然在篇幅上著墨並不是很多,但這已經是相當可貴的一份醫療史料。因此,閱讀這一章,會對一百多年前台灣社會的醫療有個實況了解。而單單收藏在這本書中(第304頁)所留下的一禎照片,就會使讀者覺得擁有這本書的珍貴,這是馬偕牧師和他的學生在戶外替人拔牙齒的照片。 我再次讀這本書,讓我發現獻身傳道的馬偕牧師,就是因為對台灣這塊土地的了解如此深刻,才有辦法將福音釘根在這土地上。這一百多年來,特別是台灣北部地區,處處都可看到馬偕牧師留下來的腳跡,尤其是他在啟蒙教育的工作所創辦的淡江中學,就像來自英國的宣教師們在台南創辦的長榮中學一樣,在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上半葉,幾乎就是推動台灣社會邁向「現代化」的推手。 我一直堅信有三種工作者是要對上天負責,一是傳道者,二是醫療工作者,三是教育工作者。因為這三種工作者,不能對其所遇到的對象有選擇權,只有服務權。不能因為來者是達官顯要,或是所謂「資質」比較優秀者,就採取比較特別的方式,也不能因為對方是一般百姓,特別是貧困者,就隨便對待。因為這三種工作都牽涉到生命和存在價值的問題。原因是:傳道者,是在開啟人們的心靈,使人知道生命的可貴,且學會珍惜生命。傳道者不能因為聽道的人是農夫、清道夫、工人、文盲等社會低層者,就隨便說說,或是以應付的態度對待。因為在上帝眼中,每一個生命都是同等價值和寶貝。而醫療工作者,是在診治人身體的疾病,而身體的健康,會影響到人心靈的穩定。醫療工作者不能因為來就診的人貧困,或是社會低層的勞工,就給「一般」藥品,而相對身分是達官顯要者,就用「高貴」藥品治療。或是在診療的過程中,看待病人有貴賤之別。因為每個生命都帶有「上帝的形象」在其中,所謂「人命關天」,其意在此。教育工作者,是在開啟人的心智,使人知道怎樣辨別事物,和建構正確的生活方式。沒有人知道誰家孩子成長之後,會變成怎樣。但若是因為人出身背景貧窮、低收入戶,就以隨便態度、不認真教導,甚至採取鄙視的眼光,那將是對創造生命的上帝的侮辱。而在馬偕牧師身上,我們看到他兼具了上述這三種角色、職分,而且確實都做到了最好的服務。 每次閱讀這本書,都帶給我甚多的省思,我想到自己就是一個傳道者,也同時是一個教育工作者,且自己也曾在鄉下(台東關山,1974-1984)扮演著「醫療」教育工作者(與當時的「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合作,在大關山區推動社區「醫療教育」工作),我卻對自己土生土長的台灣本土的人文、事物之了解,遠不如一個外國人,除了感到汗顏、慚愧之外,也要特別感謝上帝,差派這樣優秀的宣教師到台灣來。 這本書共計分成六大部分,36章,由前衛出版社出版,書中附有十七禎珍貴的圖畫,以及四幅地圖,都是非常難得擁有的資料。
........本文取自「當代醫學」月刊96年11月號第408期871~873頁)
盧俊義/台北東門長老教會牧師
http://thetaiwanese.blogspot.com/2006/03/rev-dr-george-leslie-mackay.html
轉載:台灣海外網
青島東路逛大街-2024人權辦桌&市集
2 週前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