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由時報
◎ 蔣為文
魏德聖導演的關於霧社事件的電影《賽德克.巴萊》,頗受藍綠雙方及中間選民的好評。如果透過媒體塑造流行氣氛,讓社會大眾能夠更加認識台灣原住民族及台灣歷史,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就怕各方把它當成一時的消費題材,各取所需後,就棄之不顧。
「賽德克.巴萊」一詞原意為「真正的人」。《賽德克.巴萊》這齣戲展現出莫那魯道等人不畏外來統治者的武力威脅,為維護自我族群文化的認同與尊嚴而寧死不屈的精神。這與許多台灣文學作家堅持抵抗外來殖民、建立台灣文學主體性的精神傳統一致。當我們用電影票支持《賽德克.巴萊》的同時,更應思考如何將這種精神落實在教育與文化體制裡。
我們以最近文壇大事舉例說明。知名作家鍾鐵民先生近日病逝,在九月十日公祭現場,除了親朋好友送別,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及行政院長吳敦義也託人送來總統褒揚令,以褒揚鍾鐵民的豐功偉業。這種如同「黃鼠狼給雞拜年」的行為,令在場的不少人感慨不已。當初鍾鐵民為籌建鍾理和紀念館時,馬英九及中華民國政府可曾資助過什麼?
眾所皆知,從一九四五年中國國民黨蔣介石代表聯軍接受在台灣及越南北部的日軍投降以來,外來的中國國民黨,一直是台灣語言、文學與文化的打壓者。以台灣文學系所的成立為例,全國第一個國立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班,竟然要等到五十五年後的二○○○年,才獲准在成大成立,大學部則於二○○二年才成立。此外,前教育部杜正勝部長任內鼓勵各大學台灣研究國際化及積極推動國中小學本土語言教育的相關政策,在二○○八年之後,卻被重新掌權的中國國民黨逐步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獎勵中國學者、學生、文藝作家等來台。今年五月,文建會指導辦理的百年小說研討會,應邀演講者充斥中國作家,且完全排除台灣本土語文作家與作品。今年六月,本土社團前往教育部,要求將台灣語文列入各級學校正式教育,教育部不僅不予採納,反而宣布新增高中必修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四學分。試問,中國國民黨有改變其「反台灣」的本質嗎?與其追贈總統褒揚令,不如真心悔過,透過制度面保障台灣文學與文化應有的教育權與媒體權!
(作者為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
【置頂】罷免濫權立委固定連署點(台中)
21 小時前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