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

賽德克族人說話:這不是華語片

轉載:自由時報

◎ 伊萬納威

電影「賽德克.巴萊(Sediq Bale)」近期即將上映,對自身是本族人的我,感到與有榮焉。魏導策略性的實踐數十年來的夢想︱籌拍本族人的歷史,以不菲資金,把捍衛賽德克族人「民族尊嚴」奮戰的「霧社事件」,拍成民族史詩般的電影。在台灣影史、原住民族史,都將留下重要的紀錄。

賽片於此時上映,對長期以來原住民族語復振運動格外有意義。暫不論影片內容,魏導選擇以族語發音,而非華語,有其獨到的視界,堪稱台灣 影史上的第一名。也正是台灣數十年以來,追尋民主化、本土化與多元化的具體實踐,肯定台灣是多民族、多語言文化的社會,藉此讓原住民族語言透過電影走向世 界,可預期將會掀起原住民族語熱潮。

令人扼腕的是,賽片即將上映前,媒體報導竟以「華語」片歸類,聽在族人或原住民族耳裡,都感到非常「不可思議」!在多元文化思維的現代社會裡,竟仍存在獨尊「華語」的思維,枉費魏導籌拍賽片努力克服使用語言的苦心,以及族人的殷切期盼。

在此,不論從族人、學術立場,都有必要向社會大眾與媒體正名:電影「賽德克.巴萊」是「原住民族語」片,絕不是「華語」片。與賽德克語一樣的其他原住民族語,也都是南島語族,絕對不是「華語族」。

(作者為賽德克族,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講師)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