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芬蘭化:台灣 Vs 美國 Vs 中國---獨立自主-貼心芬蘭

自甘芬蘭化 美若棄守 馬政府自找的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特稿
轉載自:自由電子報]

一個民主化的台灣,可能已經淡忘了被美國在外交上出賣,甚至打算全面終止軍售的年代,是多麼殘忍和不堪。但是即將在元月出版的「外交事務」期刊,卻登了一篇十六頁的學者專文,公開呼籲美國放棄台灣,終止對台軍售。不知這能否打醒已經完全把外交「內政化」的台灣?這真是二千三百萬人選擇的前景嗎?

「外交事務」期刊是美國歷任總統候選人發表外交政策藍圖,當紅政學界菁英辯論國是的重要論壇。季禮的這篇文章雖然還不是美國的主流看法,卻是個不可忽視的警訊。至少已經有人敢掀開潘朵拉的寶盒,公開辯論美國放棄台灣這個民主盟邦的可能性。

「芬蘭化」在外交上並不是一個恭維之辭,指的是二次大戰期間,芬蘭為了苟且偷安,不被當時的蘇聯併吞,在外交上對蘇聯採自我閹割政策。表面上在美蘇間保持中立,維持政治自治,實際上等同蘇聯的衛星國。

季禮敢公開呼籲美國放棄一個民主盟邦,讓台灣投向共黨的懷抱,在美國勢必會招來批評,而季禮論述的前提是,台灣先選擇「芬蘭化」,美國只是順水推舟而已。他還說馬英九的政策,給了美國一個切斷和台灣軍事關係的黃金機會。

台灣民眾支持改善兩岸關係,等同擁抱北京政府?台灣民眾真的把經濟利益和兩岸整合,看得比國家安全重要?季禮的文章裡有許多斷章取義,甚至誤導讀者的資訊和結論。尤其他說,中國的崛起,未必代表一個更不民主的亞洲。這在中國零八憲章起草人劉曉波被重判十一年之際,更顯得荒謬。

國民黨政府執政還不到兩年,但兩岸和解政策已經在華府多次被媒體和學者解讀成自我閹割主權,甚至台灣正邁向統一。一個陳雲林訪台,就讓國民黨內鬥咬得滿嘴毛,要寄望執政黨為台灣人民發聲已不可得。因此,台灣的人民實在有必要藉著公投和選舉,明確提醒國際社會,台灣是個民主國家,人民才是選擇國家前途的主人。

===========================================================



民進黨:中國圖吞併 台灣芬蘭化不可得

〔記者蘇永耀、彭顯鈞/台北報導〕美國外交事務期刊專文指台灣趨向「芬蘭化」,民進黨發言人蕭美琴昨認為,芬蘭與台灣的情境並不相同,當年蘇聯還承認芬蘭的主權地位;但中國則想吞併台灣,馬政府親中,連芬蘭化也不可得。國民黨副秘書長張榮恭則表示,該主張並非主流觀點。以「芬蘭化」比較台海局勢與海峽和平,是不了解兩岸關係,也不合乎美國目前的對中、對台政策立場。

蕭美琴說,芬蘭基於小國發展,在當年美蘇兩強的冷戰格局尋求生存之道;這樣的情境,台灣難以類比。

綠:蘇聯還承認芬蘭主權地位

尤其,蕭美琴說,芬蘭當時在國際上維持中立,不與美國結盟;台灣如也這樣做,就會很糟糕。因為我們長期以來透過與美日之間的深厚關係,作為維繫安全基石;這也是面對中國壓力及與北京談判,重要的自信來源。

蕭美琴說,當國民黨人主張在美國與中國之間維持等距關係,或像當年芬蘭的作法;看在長期支持台美之間維持包括軍售等堅定關係的美國友人來說,將感到難以理解。美蘇當年都承認芬蘭的主權,台灣則不一樣,中國甚至還想吞併台灣,馬政府雖親中,卻連芬蘭化也不可得。

藍:該主張不合美國官方立場

張榮恭則認為,國民黨重新執政後,海峽局勢迅速緩和,包括布希政府、歐巴馬政府都高度肯定。美國學界有各種意見,該主張並非主流觀點。

張榮恭表示,美國若停止對台軍售,美方戰略利益損失更大,不合乎美國官方的立場與利益;而台灣也必須堅持立場並維護自己的利益,為人民做最佳選擇。他認為,台灣是民主社會,多元的意見一向很強烈,人民會有明智的選擇。

===========================================================

小辭典》芬蘭化 讓渡主權求偏安

芬蘭化(Finlandization)說法,主要指冷戰時期位於蘇聯之旁的芬蘭,雖維持議會民主制度與自由經濟體制,但因忌憚蘇聯的威嚇,反而在外交與內政政策作為上有所調整配合,被質疑是屈服於蘇聯的共黨霸權。

芬蘭與蘇聯一九四八年簽「芬蘇友好合作互助條約」,承諾不與反蘇國家結盟。在外交方面,芬蘭政府不僅不站在蘇聯的對立面,也未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加入國際組織前也會先取得蘇聯默許,然後才有後續的推動。

內政方面,芬蘭政府也避免社會出現任何對蘇聯的負面消息;甚至賦予公權力能查禁反蘇出版品,相關作為也遭西方世界批評過度「自我審查」。當時西德方面才創造出「芬蘭化」字眼,形容這種讓渡主權尋求偏安的行徑。

不過,即便芬蘭如此低姿態,但一九七一年蘇聯仍施壓以軍事行動控制芬蘭,最後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介入後才結束危機。台灣在馬政府當政,擱置主權換取暫時的和平,與當年芬蘭愈來愈像;甚至有主張台灣借鏡「芬蘭化」,做為小國生存之道。

(記者蘇永耀)

=====================================================

台灣芬蘭化.傾中嚐惡果 美學者籲美排除台灣盟邦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記者蘇永耀、彭顯鈞/華府─台北報導〕在美國決策菁英中極具影響力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最新一期刊出一篇文章指出,台灣正快速「芬蘭化」,以配合北京來換取自身的發展和生存。文中並建議美國應該停止對台軍售,讓台灣中立化,且必須將台灣從美國在亞洲盟邦中排除。

台灣配合北京 換取自身生存

馬政府執政後,美國學者和媒體已多次指出台灣正快速傾中,但在「外交事務」如此嚴肅、被美國政學界看重的刊物上出現專文,指出台灣正「芬蘭化」,而且呼籲美國公開支持,還是首見。由於這篇文章主張廢除台灣關係法對台灣的安全保障,一位研究兩岸問題的美國專家提醒,台灣應高度警覺。

籲美停止軍售 讓台灣中立化

對於此一論點,台灣朝野政黨看法不一。民進黨提醒,芬蘭與台灣情境並不相同,當年蘇聯還承認芬蘭的主權地位;但中國則想吞併台灣,馬政府親中,台灣連芬蘭化也不可得。國民黨則表示,該主張並非主流觀點。以芬蘭化類比台海和平,是不了解兩岸關係,也不合乎美國目前的對中、對台政策立場。

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季禮( Bruce Gilley),在預定元月出刊的「外交事務」上撰文指出,芬蘭在冷戰時代以討好蘇聯的和解政策,為自己維持住不被蘇聯併吞的自治地位,以小事大的台灣在馬英九政府上台後,和二次大戰後的芬蘭極為類似。

季禮表示,馬英九上台後的兩岸和解政策,使台灣愈來愈走向「芬蘭化」,具體例證包括莫拉克颱風後,台灣雖讓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赴台為災民祈福,卻拒絕維族領袖熱比婭入境,馬英九本人在六四紀念日時不再批評北京,只模糊地以歷史傷痛帶過,都是不折不扣「芬蘭化」的表現。

馬拒熱比婭入境 走向芬蘭化

季禮說,「芬蘭化」的政策讓台灣可以與中國進一步經濟整合,且可能有更大的國際空間,但也不是沒有代價,台灣對島內的反共活動要自我約束,同時在軍事上和美國保持距離。

季禮認為,台灣反對馬英九政策的聲音幾已消失,台灣人已把兩岸整合看得比軍事對抗或國家安全更重要。中國堅持對台灣的主權有地緣政治的考量,因為台灣的地理位置關係到中國對外武力投射的能力。美國過去廿年藉台灣關係法要保護的「台海現狀」已不存在,美軍在亞洲的安全已可透過其他軍事基地來保障,因此他主張美國應讓台灣中立,甚至偏向中國的軌道,對台灣的「芬蘭化」採取不介入立場。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