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

象牙塔裡的國王

轉載:自由時報
執政黨中常會前天邀請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報告物價,身兼黨主席的總統馬英九以奶粉價格為例表示,有人說物價漲了就回不去,「我們江副院長證明了,有的還是可以回去的」。原來,馬英九在颱風天開會,主題雖然關乎民生,他所關心的,除了媒體所看穿的「挺江選台北市長用心良苦」,主要仍在為自己政策吹噓;「這個人愛自己甚於愛人民」,這又是一例。
近數月來處理油電雙漲等民生經濟問題,引發廣泛民怨,馬英九大失民心,有如台灣智庫最近民調顯示,近七成民眾對他已失去信心。就本質說,油電雙漲引發預期心理,加上食品等許多物價有易漲難跌的特性,馬政府因此是這一波物價膨脹的元凶。不過,前天的會議顯示,主政者依舊不能面對現實。
歸咎媒體是其一。馬政府到現在還不認為物價上漲是普遍現象,江宜樺宣稱「在媒體報導下」,民眾常將少數商品上漲,誤以為萬物皆漲;也有中常委指責媒體「選擇性偏差」,刻意抓漲價個案,大肆渲染。其實,只要黨政要員肯跟升斗小民一樣去吃滷肉飯、牛肉麵或接觸菜籃族、外食族,便不難在物價問題「苦民所苦」。即使不願親近庶民,五月物價統計指食物類上漲最多,各項小吃漲價導致外食費出現三年最大漲幅,大官只看官方統計也可感同身受。
同樣與現實脫節的,是以奶粉降價來認定物價水準回穩。眾所周知,奶粉降價,是在政府強力查察威嚇之下所致,也與進口關稅降低有關。把奶粉降價與賣場設「抗漲專區」列為物價回穩政績,是把個案當通案,以少數為多數,「選擇性偏差」甚為嚴重。更基本的,馬英九舉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有漲有跌,顯然也要強調「不見得每樣東西都在漲」。
誠然,CPI是針對四百多項物品進行全面調查,取其平均值,當然有漲有跌,這不待「笨蛋」告知,智力普通的人都可理解。真正的問題是,CPI與庶民感受常大相逕庭。要儘可能反映實況,在技術上必須擴大調查項目規模,而政府機關調查時因形式主義作祟,又只採固定品牌,當然與現實情況脫節。相形之下,消基會及消保處等單位的調查,許多民生物資確實都漲價,自較貼近民眾的真實感受。
同時,CPI的平均數本質,也導致個人感受不一;食品等價格幾乎與所有民眾都有關係,通訊費率上漲衝擊的普遍性相對較不顯著,且漲跌互見,抵銷了物價普遍變動的大勢,也與多數人感受頗有差距。數字固然會說話,但政府機關如果主觀認為物價上漲有害政績,心態上不願面對事實,且選擇性解讀數字,數字因此也可以成為粉飾太平的工具;馬政府對物價的認知與說明,就是如此。
這一波物價波動,源自油電雙漲及其所帶來的預期心理,這是馬政府自己製造的國內問題。製造問題的馬英九,以「改革」為名,完全無視油電雙漲及其連動效應,直到今天還在粉飾太平,難怪有立委稱他是「活在象牙塔裡的國王」。黨政一把抓的馬英九,被指當皇帝不是新聞,他是傲慢而無能、好說謊與虛榮而倒行逆施才是問題。尤其台灣正進入颱風季節,電價分階段調整是現在進行式,國內已經上漲的物價不可能隨之回跌,經濟成長且面臨「保二」困局,人民生活只有越來越困頓。
有昏君如此,今後四年人民當然不能坐困愁城,必須奮起有所作為。從支持他的富商以「笨蛋」公然諷刺,到油電雙漲引發人民怒火,中油台電積弊似乎出現改革契機,到他的國會同黨立委爭取自主;只有對象牙塔裡的昏君當頭棒喝,台灣人民才有可能減緩全面襲來的政治經濟痛苦。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