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影片】綠色逗陣-2013國家危機與公民責任(1)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3-07-31



點擊上圖可看更多照片

國家危機與公民的責任-主持人(簡余晏、吳錦發)
簡余晏:過去在捷運站遇見她的人,總是對她說:「余晏,要加油!」但最近遇見她的人就對她說:「余晏,台灣未來該怎麼辦?是不是沒希望?是不是要倒了?」

吳錦發:過去台灣的每個公民運動,總有一首主要的歌曲做代表帶動,像代表韓國「光州事件」的歌曲-「獻給你的進行曲」。關心「人權」應是不分國際的努力。一位用生命唱歌的人-敖博。在2004年因接受Freddy的邀請參加228搖滾音樂大會,終場大喊三聲「我支持台灣獨立!」,到現在回不了家,流亡瑞士。他說過:「離開自己的土地,如同人失去了根,生命無望。」,也說「堅持不一定會勝利,但不堅持什麼就得不到!」

國家危機與公民的責任-演唱人敖博


盤古樂團主唱敖博
介紹第一首歌:瀑布
第二首歌:恨國者
他對台灣的感情很深厚。原因很簡單,他在中國唱歌已經十多年,仍然無法出「CD」,一直來到自由社會的台灣,終於實現,這對一位作家來說,這裡是天堂。

國家危機與公民的責任-演講人王美琇




1.為國家衝鋒陷陣站在第一線的教授、學者、學生與記錄公民,若遭遇到國家暴力的時候,綠逗會請律師團幫助他們討公道。

2.台灣不是無路可走,只是被一個錯誤的政權帶往錯誤的方向。

3.台灣要往何處去?未來台灣發展的大戰略-重新壯大台灣。

4.設定雙引擎:(一)、重新壯大台灣產業與經濟:台灣產業大量的外移中國,政府應協助台灣在地中小企業,使其調整企業體質。學習南韓政府如何加強國內企業競爭力。(二)、重新壯大台灣意識:找回做為台灣國民的驕傲感,先要有強大的台灣意識。

5.讓台灣的歷史深入我們的下一代與民間。國家之愛必須在鄉土之愛的延長線上去自然形成。

6.一個政府如果會敬畏人民,會傾聽人民的聲音,才叫自由;而一個政府如果會讓人民感到害怕、憤恨,這就是暴政。

7.馬政府在三更半夜搶奪人民的財產、土地,在三更半夜與外國簽約,沒有徵詢人民的意見,在暗中出賣國家、人民,這就是暴政。

8.面對暴政,人民只有一個選擇-推翻它。我們沒有武力去推翻它,那就必須讓公民的力量壯大起來;唯有進步的公民,才能創造出進步的社會、偉大的國家。


國家危機與公民的責任-演講人鄭文龍(1)
1.2008年馬政府上台後,台灣的媒體幾乎變成統派,台灣真正的聲音幾乎消失。

2.最近為阿扁發聲的番薯台,也消失了,只剩下一個為台灣發聲的媒體-綠逗。

3.每個星期六晚上10:00~11:00有個節目-空中陪審團。

4.近幾年,一直在提倡台灣陪審團制度。

5.台灣的司法黑暗、落伍。在2010年一年裡就發生五位法官貪污犯罪。政治與司法的勾結,造成辦綠不辦藍司法不公。要改變,就要有陪審團制度。

6.陪審團-即是有百姓的參與。

國家危機與公民的責任-演講人鄭文龍(2)
1.政府對於人民的抗議,應該要敬畏人民的聲音。

2.近來發生的「狂犬症」,原本應該會懼畏人的幼獾,但現在卻不怕人反而還咬人,所以從這個現象看出,台灣為什麼會流行「瘋狗病」,是因為台灣有個瘋狗總統,所以才有得瘋狗症的政府。

3.我在節目中提倡,台灣要有第二次民主化。從早期的民主運動到阿扁執政,是台灣第一波的民主化,但還不夠徹底-比如:司法。

4.國外的司法有兩種民主化:1.由人民與法官共同擔任審判的工作。2.法官人員至少一半是由人民選出來。

5.馬英九的獨裁是依靠政黨的力量,利用政黨來控制國會的立委。人民應該了解,絶不能讓政黨使用黨紀,並去控制人民選出來的立委,立委只能對選民負責。所以台灣的行政權並無民主化。

6.在國外軍中若有重大失誤案件,皆由立法委員成立調查委員會做調查與彈劾。

7.台灣的第二次民主化,應該讓台灣成為一個正常,有民主正義的國家。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綠色逗陣全國演講會「2013國家危機與公民責任」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3-07-29



點擊上圖可看更多照片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國不成國、稱民主沒民主、國防已不防、教育部不教育、文化部沒文化....
台灣連串的事件引起國民大反彈;近期如服貿協議、大埔毀田拆屋、洪仲丘在軍中被虐殺、知識份子遭到警察暴力、已消失的狂犬病再度爆發.....讓人民恐懼、憤怒、恨的政府叫做暴政。

人民所想的永遠比政客所想的更接近真理,改變歷史的往往是置生死於度外的少數人民。只有偉大的人民才有偉大的總統,只有進步的公民才能建立偉大的國家。

日本將坂本龍馬遇害的地方保留下來,但我們看到的不是他怎麼死,而是他怎麼生,肉體消失但精神影響整個日本。一個只能殺害你肉體不能殺害你靈魂的不必怕他。大家扮演一條條陽光顛覆國民黨製造的有如暗房內黑白顛倒的世界。


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活動預告】08/18 聖山法王聖誕暨台灣神林茂生聖像安座大典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3-07-24






林茂生(1887-1947)台南人,《民報》社長、台大文學院代理院長。1916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成為台灣人第一位文學士。1927年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1929年取得哲學博士學位,是台灣人獲文科博士第一人。他致力於台灣人能在自由環境接受新式教育為目標。1945年10月創設《民報》並擔任社長,啟用日治時期活躍於台灣的民族與社會運動者。為民喉舌的《民報》,在國民政府治理台灣所帶來的政治、經濟民生、社會文化的貪腐情況,有忠實記載並鍼砭報導。他以辦報的方式,盼望對社會產生教育的功能。

林茂生雖消逝於1947年228事件緊接的3月大屠殺,他終其一生奉獻於教育的志業,以報業為台灣人民主持公理、公義的精神,是台灣人應追隨的台灣建國精神。

聖山法王聖誕暨台灣神林茂生聖像安座大典

日期:2013年8月18日(星期日)
時間:上午 10:00
地點: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

去年的八月十八日,大地同修齊聚聖山慶祝聖山法王證道;今年的八月十八日,信仰台灣神道的我們,除了慶祝聖山法王的聖誕,更為台灣神之首-林茂生博士的聖像舉行安座大典。聖山法王乃同修同心奮鬥於聖山,為民主建國打拼的法身,奮鬥同修的靈體皆是聖山法王的一部分,精神與二二八台灣神同在,聖山法王聖誕即是同修歡慶新生之日。而台灣神林茂生為台灣民主教育先驅,其一生堅持信仰,辦報興學為啟蒙台灣人脫離封建愚昧,邁向自由文明大道。雖於二二八事件後的三月大屠殺犧牲證道,其無私、大願、實踐信仰的大智大勇,為台灣神道弟子的楷模表率。於今聖像安座聖山,期勉大地同修在此末劫行劫之時,聖凡一心,承擔天命,不易凡身,頓成聖體。共同為民主自由與台灣建國犧牲奮鬥。並為身在黑牢的贊凡同修(陳水扁總統)祈禱。

敬邀大地同修於2013年8月18日(星期日)上午10:00至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參加聖山法王聖誕暨台灣神林茂生聖像安座大典。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影片】「服貿協議 木馬屠城」座談會(4)雙向問答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3-07-22









(共4段,播放清單網址




服貿座談_Q&A

Q1.經歷所謂的ECFA到這次的服貿協議,我們現在應該要趕快做的是不是應當讓更多人更清楚馬英九和中國在做什麼對台灣不好的事情?當務之急是否應該讓更多台灣人去覺醒?

Q2.ECFA中有終止條款,何時使用終止條款比較適當?會有什麼後果?可不可能使用終止條款?

Q3.就反對黨角度來說,目前反對黨的任何政治人物都沒有說過反對自由貿易,那要如何反駁國民黨政府簽FTA或ECFA,因為任何的反對會被解讀成反對自由貿易?

Q4.中國的經濟成長率正在下降中,而且金融系統會出大問題,但馬政府仍不斷西進,簽各種協議,在場專家如何看這樣的情況?服貿協議中有談到賠償,這個賠償由誰仲裁,在不對的開放下,如果真的開始運作會不會造成我們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卻要賠償的問題?

Q5.ECFA簽了之後掏空台灣,服貿協議簽了之後讓中國可以統戰台灣,建議台灣社應該多舉辦類似活動,並邀請各行業的代表來座談。
回答:

黃天麟:
1.要讓更多人知道馬英九是在做什麼,是大家要共同努加的目標,為什麼會無感最主要的就像是溫水青蛙,他不是用軍事或政治力量,而是利用的是經濟力量,讓大家認為對台灣是好的,大家就會相信這個。現在台灣最大的問題是欠缺一個反對黨來反對這個。

2.ECFA有一個終止條款的,可以直接通知,不過會產生很大的問題,我們現在積極要做的是以後的談判都不要通過,像這次的服務貿易協議不要通過。

3.ECFA要簽的前題應該是先與菲律賓、印尼、美國簽FTA後,再與中國簽ECFA,這樣就不會有問題。服務貿易協議也是一樣,應該先簽商品貿易協議再簽服務貿易協議,這就是一種阻擋的方法。

4.中國經濟如果出問題對台灣是好的,台灣的廠商一時會不好,衝擊很大,衝擊一時但未來是好的,但會不會產生金融風暴卻沒有這麼悲觀,中國和台灣的情況不一樣,在中國大銀行都是屬於政府的,發生問題時一紙命令就可以解決,中國的經濟成長率一定會下修而正常化。

林向愷:
1.很多民進黨人士及社會不同階層人士,最大的罩門就是聽到自由貿易協議就什麼都不敢反對,其實自由貿易要對大家都好是有前題的,例如二人三腳競走,如何能不跌倒?有二個要素,第一個是靜止不動,也就是所有生產要素都不移動;另外一個就是三隻腳的移動速度要一樣,就是生產要素移動的速度都一樣的情況下也對大家都有好處,自由貿易會產生輸者圈及贏者圈,一定是生產要素移動速度不一樣,現在生產要素移動速度最快的是資金、技術,人只有部份可以移動,土地完全不能移動,在這種情況下開放是不會對大家都有好處。其實這次大家都有感,可以從這次近8成的人反對服貿協議看出來,從兩岸經貿交流以後所產的輸者圈及贏者圈,第一人數差距過大,第二所得差距過大,這會導致人民不支持。現在要做的是如何將反對力量動員起來。

2.台灣加入WTO已開放70%,如果再開放10%,效果有限但衝擊愈來愈大,所以在目前WTO的架構下其實是夠的,不夠的以後再說。有人會說跟其他國家簽FTA就代表WTO不夠,其實是錯的,全世界有兩個國家簽FTA最多,一個是新加坡,它太小,跟他簽沒有好處也沒有壞處,另一個是墨西哥,其實墨西哥的經濟並不好。一個政府的施政應該要整體與平衡。

3.全世界可以成中樞國的經濟體只有4個,歐盟、美國、中國與日本,大家可以看韓國的策略,韓國也害怕中國的磁吸效應,所以韓國的談判策略是先歐盟、美國,再來中國或日本。要簽ECFA可以但順序很重要,馬英九說簽了ECFA就沒有人會反對我們跟其他國家簽FTA,但已經3年了仍然一事無成。

4.在服貿協議中沒有終止條款,它只有爭端解決的機制,不是由WTO處理,而是由第10條所規定的經合會來處理,這已變成國內事務,要如何解決?在ECFA中如果要透過終止條款會很麻煩,但馬英九說ECFA是準國與國的條例,那透過立法院或公投就可以廢掉了,就看執政者願不願意做而已。
續問:

Q6.現在贏者圈與輸者圈的差距愈來愈大,但是反對的聲音一直都沒有出來,我想是因為現在反對的都是小眾,所以我們要創造一個機制能夠匯集這些反對的聲音,台灣教授協會在7/27日17:30在凱達格蘭大道發起凱道公民大會,希望大家都來參加,將這些反對聲音發出來。

Q7.剛才有提到反對黨的態度問題,但是重要的是立法院的多數是國民黨而非民進黨,如果要將這個協議的內容有所修改,重點是如何能說服國民黨內的一些委員能夠不畏懼。例如下次不被提名或是黨的意思,而來廢止這個協議或是修改條文內容,這方面是否有這樣的可能性?或是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讓國民黨的委員有道德勇氣能夠站出來對抗黨的旨意?還有這個協議的條文是否可以修改,還是要向政府說的一定要包裹表決?

回答:

黃天麟:
1.贏者圈和輸者圈的差距愈來愈大,不滿的人愈來愈多是沒錯的,但是反過來是贏者圈的力量愈來愈大,輸者圈雖然人數比較多但是愈來愈沒力,沒錢、沒權、什麼都沒有,就像本土社團的募款餐會一樣人數愈來愈少。在促統的影響下,這些輸的人的力量就不夠了。

2.關於第二個問題,因為我不是民進黨的主席所以我無法回答,我們只能做的是,就像7/27的活動出來的人數如果不是5萬、10萬,而是20萬,就可以對政府形成壓力,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反對力量的動員能量愈來愈低。

3.至於包裹表決的問題,現在政府的立場是說如果修改條文那整個協議就廢止,那這是最好的,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讓它廢止,但是國民黨並不笨,如果真的修改一條也會立即通知北京配合讓利,所以不用擔心是否是包裹表決,他們的目的就是讓它通過。

4.我們現在已經是面臨一個垂死掙扎的地步,所以大家要努力。

林向愷:
1.三年前簽ECFA時,我曾希望能持續在審查的過程中每天都能發動20萬人出來反對,應該可以產生壓力,但那時的社會並沒有這樣的能量,因為大家認為ECFA是好的,中國讓利那麼多,早收清單那麼好,但是幾年下來,台灣社會集體焦慮是薪資不漲、工作難找,所以我覺得這次會有機會,不是一次20萬人,而是持續包圍立法院,讓立法院有壓力。

2.包裹表決還是可以廢除的,我覺得這次比三年前更有機會。

3.在兩岸的交流中應該要堅持台灣的主體性,如果有主體性也就不會向中國人士來爭竉,假如在兩岸交流中如果不能堅持主體性的人愈多,其實對台灣主體性傷害愈大。






主持人:張炎憲教授(台灣社社長)總結:
1.大家都希望台灣民眾能愈瞭解馬政府的想法,和中國簽訂服貿協議的用意,愈多人知道愈好,所以台灣社才會辦這樣的座談會,大家透過錄影及網路讓今天沒有來的民眾可以瞭解比較詳細的經濟問題,還有台灣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2.林教授提到的台灣目前沒有主體性的問題,這是目前最嚴重的現象,受到國民黨長期奴化教育的結果造成大家台灣主體性都比較欠缺,如果有台灣的主體性意識,在和中國談判時就不會出賣台灣,馬英九自2008年以來的任何作為都是以中國為主,這是台灣很大的危機。

3.馬英九目前所做的都是和財團綁在一起,但是卻沒有照顧到台灣一般的民眾,這次服貿協議中危害最大的就是台灣的一般民眾。實際上在國民黨的蔣介石、蔣經國時代都和財團有關,他們不會站在台灣的立場來做事,所以大家應該要瞭解國民黨的本質,未來在2016年民進黨若要重返執政應該要以台灣大多數的人民的利益為主這樣才會有選票,財團畢竟是少數。

4.現在可以看出抗爭愈來愈冷、街頭運動愈來愈困難,馬英九也不理會民眾的抗爭,立法院國民黨是多數,行政資源全部都被控制住,馬英九的目的就是要壓制台灣人民,消滅台灣意識,一步一步和中國串連在一起壓台灣。所以我們目前要做的是一方面要瞭解問題的本質,另一方面要結合群眾在街頭抗爭,所以台灣教授協會在7/27在凱道邀請各行業控訴服貿協議損壞台灣的利益,希望大家能在7/27下午17:30到凱道參加。7/27下午14:00台灣社也會舉辦一個獨立論壇,以後在每個月的第4週的週六下午都會舉辦獨立論壇,也希望大家都能參加,7/27的獨立論壇會在台灣社總部(青島東路5號2樓之2)。

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一位福島勇士的悲歌


作者 Tottoro
2013-07-13
吉田昌郎(Yoshida Masao)走了。享年58歲,2013年7月9日因食道癌病逝。

吉田是福島核災時坐鎮救災的指揮官,是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廠長。

2011年3月11日在地震和海嘯襲擊核電廠之後,吉田駐守福島為災難的善後負責,在最初的6個月當中,他難得離開核能廠一步。

2011年3月12日的下午,因氫氣累積的壓力而造成一號反應爐的建築物爆炸。

雖然爆炸的並不是核子反應爐本身,不過吉田立即下令開始注入海水,但他這個決定立刻被東電高層告知要停止,因為他們擔心海水會腐蝕設備。

吉田違抗了總部的命令,堅持他自己的決定。後來,他也因此被東電訓斥。

然而,日本核專家後來所得到的結論是,如果當時吉田服從命令,整個日本東北部會變成廢墟,大概是幾十年甚至數百年都無法居住。

東電後來也承認,是吉田讓所有核電廠的工作人員團結在一起,提高大家的士氣一起為核災而奮戰不懈。

2011年11月,吉田被送往醫院,而後被確診罹患食道癌。隔月,吉田辭去了核電廠廠長的職位。

在吉田罹癌的消息傳出時,東電發表聲明表示,因輻射汙染而罹食道癌至少要五年的時間,所以吉田因福島幅射而致病的可能性極低。

一年半以來吉田經歷了多次的手術,其中包括在2012年7月下旬因顱內出血的緊急腦部手術。

出生於大阪的吉田,身後留下妻子洋子和三個兒子。

就在吉田辭世的那一天,福島核電廠又出問題。東電宣布第一核電廠2號機的觀測井所抽出的地下水中有高濃度的輻射銫(cesium),不僅數值創新高,濃度也是三天前(5日)抽取樣本的90倍。隔天(7月10日),數值則已超過100倍。至於輻射地下水是否外洩到大海中?目前還不明朗,需要進行更多的分析才能下結論。

原本擁核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在福島核災後於國會宣示德國將成為非核家園。梅克爾表示︰「即便日本這樣的高科技國家, 都無法避免核電風險, 如果政治家有這個認知, 就該負起責任。」

日本有吉田昌郎。日本有福島七十勇士。我們呢?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從公共性的缺乏 看服貿協議的抗爭


轉載:自由時報

由出版界集合印刷、發行與零售等上中下游產業帶頭發起的公民參與行動開步走了!這群以市民為主體積極介入公共政治的匯流,在舉辦四場「兩岸服貿協議對台灣出版及閱讀生態影響」公聽會後,將在本月底由下而上向政府提出民間版的報告,以糾正政府由上而下違反民主決策的錯誤。昨天,經濟部在服貿協議逕簽二十餘天後,才在民意壓力下提出產業評估報告,則是在程序與內容上被徹底的否定,這個發展國會必須嚴肅正視。

最近,國際透明組織發布二○一三年《全球貪腐趨勢指數》,直指台灣國民接受政府提供服務過程中行賄情形(三十六%)高於全球平均(二十八%),重創了馬政府的形象。這起爭議事件,總統府正以民調機構來自中國上海的理由企圖絕地反攻,但是從這五年來,公民參與公共政策的機會幾乎被政府刻意排除這個角度來看,其結果其實並不令人意外。

二十年前,哈佛政治學者普特南(Robert Putnam)早就指出,公共性強的地區,公民間相對信任並守法,民眾與領導人的關係平等,社會與政治網絡趨向扁平化。反之,公共性薄弱地區,其組織趨向層級式,民眾之間信任度低,私人目的往往會取代公共目標,容易貪污腐敗。在現時的台灣,到處可以找到可資驗證的實例。

「公共性」的缺乏,不但造成特定利益團體在黑箱作業中進行政商交易的疑慮,更導致政策品質的下降。截至目前為止,僅就開放印刷業一個單項為例,所引發整個產業鏈、甚至讀者閱讀生態改變的負面預期,已如烏雲蓋頂。這些從業人士對市場的了解,從而提出意見的專業度,遠遠高於政府的表現,包括:兩岸印刷業在數量、資產規模的不對等性,中國全為國營、由出版集團統營,與台灣民營、上下游脣齒相依的顯著差異,完全被政府忽略;而服貿協議一下子打開台灣印刷、圖書發行、零售三個產業鏈,等同出版業門戶洞開。反觀中國則有書號、書刊准印證、秘密載體證的潛規則,台灣業者根本連該國大宗業務文化印刷和國家標案都碰不到,遑論涉及審查更為複雜的出版。

政府關門決策卻知識、能力貧弱,在首長的應對中直呈國人眼前。經濟部工業局認為,台灣印刷業十年來沒有新的投資案,需要新的刺激。卻當場被印刷業領袖拿出數據指正:印刷屬內需產業,產值已趨飽和,早進入微利時代,過度開放只會造成惡性低價競爭。當文化部司長口出:「中國就算鐵板一塊,台灣業者難道就要放棄市場」時,國人還能不洞悉這些官員不但遠離土地、而且對分管業務的常識都外行到可恨?難怪連文創人都忍不住斥責:政府是在引導未來唯有與中國合作的企業才能存活的方向。

這個結論下得太好了!搞文化產業的人,除了與其他產業相同,必須對資金、技術、市場、遊戲規則等生存要件有所關切,尤其更加敏感於自由與創意的條件與空間是否受到消融,而這,正是台灣這個多元社會,做為一個共同體,已經淬煉而出的最大公約數。即使絕大多數的媒體,對這起公民運動似乎設下了重重屏障,並未給予符合比例原則的報導與披露。

許多時候,面對國家利益、群體好處的公共財問題,總會出現不願分攤成本、卻希望共享成果的「免費使用者」(free rider),這個現象反映在大眾普遍對公共事務事不關己時的冷漠,服貿協議的莽撞簽署,似乎把所有的個體全打到了一塊,很難再像過去被當權者輕易以「受益者、受害者」、「一哥、發嫂」、「北部、南部」等二分法給各個擊破。準備接受馬英九指令召開二次臨時會的國民黨立委,感受得到大風起兮、天候就要變了嗎?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影片】「服貿協議 木馬屠城」座談會(3)林向愷主講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3-07-15







主講人:林向愷(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今天來報告這個服務貿易協議對台灣社會的衝擊,不只對台灣經濟、台灣社會有很嚴重衝擊,黃會長,他一再強調ECFA,我記得在簽ECFA前,我們有幾位一再反對。我現在先說明,過去我們兩岸或台灣跟中國之間的經貿交流,只是有交流單向開放,依據的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沒有什麼架構,就是一個開放,單向開放;但簽了ECFA以後,台灣跟中國的交流是有架構的,這個架構最後的目標不只是商品可以自由移動,還有人民跟資金雙向移動,所以我這邊特別講,這個架構一簽,台灣基本上必然會走向一中市場,一中市場跟其他的FTA最大的差異就是-人員可以自由移動。所以ECFA簽訂,對台灣未來的經濟或是政治的走向有很嚴重的衝擊。

所以我這邊講到,你可以看簽了ECFA以後,我們跟中國之間的經貿交流單向開放,過去單向現在變成雙向,中資開放中國人士來台,慢慢你就可以看到到處都是中國人,而且更重要的這ECFA的協議裡面它有授權成立一個所謂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這個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要處理什麼事情?要處理商品、貿易自由化的協商,還有這次這個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商,投資便利化的協商,還有兩岸未來經貿有爭議的機制,所以我一直在講ECFA。馬政府一直在講這個ECFA是一個具有兩岸特色的FTA,其實這是錯的。因為所有國家,你只要看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協定,它就是一個標準的FTA,為什麼?只要看它協定裡面的條例規定就知道:各參加的會員國仍然保持有貿易爭端時,仍可以向WTO去申訴,要求WTO來仲裁,這個都是標準的FTA,但是假如看ECFA它的協議內容就知道,它說雙方都會遵守WTO的精神,但是任何台灣跟中國之間的經貿糾紛的解決,是由兩岸所謂的經合會來處理。

簽了ECFA以後,台灣跟中國之間的經貿事務變成一國內部的事務,因為你已經自我放棄台灣跟中國之間的貿易爭端,必須交由WTO處理,我覺得這個是讓台灣逐漸被迫走向一中市場的道路,而且到現在這個經合會,因為涉及到兩個國家的一個會議,一般的慣例都要在會後有新聞,這次會議裡面達成什麼共識?什麼結果?都要有新聞公報,但是他們一開始就決定不要有新聞公報,所以到現在開了幾次會不知道,只有這次才知道說,這個服貿協議是經過60次的協議,60次的會談才達成的,但是這個會談的內容有誰知道?沒有人知道。這個會談的記錄有沒有人看過不知道,所以我一直講,它是踐踏台灣,把台灣政府的運作整個架空,然後踐踏民主的價值,所以ECFA簽了其實台灣的民主、政治或是我們政府的運作已經被徹底架空。我這邊一定要要求立法院把這次的服貿協議的會談記錄交出來;若不交出來,以後大概再怎麼談我們都不知道,等到談完了就要叫立法院背書,這是違反民主的基本價值。

現在簽了ECFA後,剛黃會長也講到要商品和服務自由化,但是一般的慣例,是應該先談商品貿易自由化再談服務貿易自由化,他為什麼要倒過來?我一直在講:終極統一當然是馬英九他心中永遠的理想,他要追求的夢,但是台灣畢竟是一個民主社會,2016還是要選總統,所以他有急迫性,他現在做的,只要看2008到現在,尤其是2012以後,他要做的就是聯中制台。因為他是一個具有外省人-高級外省人統治心態的少數統治階層。他就是一個高級外省人統治心態。懷有高級外省人統治心態的少數統治階層,面對多數的台灣人有一個恐懼感,少數統治多數都有恐懼感,然後他也是外來政權,他是外來政權的復辟,所以外來政權面對在地的民眾,會有另外一個迫害,就是我們看到228、白色恐怖也都是外來政權的一個本質,所以馬英九基本上是一個外來政權,他要延續終極統一,終極統一在2016不一定可以完成,但是他要保證終極統一可以達到,所以也要聯中制台。

什麼叫聯中制台?要把少數統治這個劣勢扭轉過來。所以商品貿易自由化談的是關稅降低,只有商品在移動而已,但是服務貿易自由化它涉及的是資金跟人員的移動。可以看中國留學生、中國學歷一直在開放,中國配偶取得身份證的限制愈來愈鬆,還有包括這次服務貿易自由化裡面關於人員的移動,其實都是在開放。開放的結果,希望能夠儘快達到少數統治的劣勢扭轉過來,我覺得這個是他為什麼要把商品貿易自由化後談,先談服務貿易自由化,因為這個服務貿易自由化裡面涉及到人員跟資金的移動。

這次因為跟著謝前院長到香港去開會,其實我覺得讓中方最大的瞭解到是什麼?因為大家都說經貿交流下去,經貿交流對大家都有好處,所以應該是反對最少、共識最多,結果在那次會議裡面我覺得共識最少的就是兩岸經貿的交流,因為兩岸經貿愈交流其實,尤其是簽了ECFA以後,大家開始真正認識到所謂兩岸之間的,不管制度、市場還有企業型態都有很大的差別。瞭解到雙方的差異,台灣認同就是認同自己是台灣人或是統獨傾向拒統的這個比例在2008以後,它是在顯著的增加,2000年到2008年認同自己是台灣人比例只有些微的增加,但是2008以後,馬英九加速兩岸的經貿交流,可看台灣認同在2008年後持續升高,這個東西在這次的會議裡面,我想中方的代表應該會有很深的認識。兩岸經貿中方不太清楚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大一個差距,所以他們在關於兩岸經貿交流裡面,中方的主談代表就特別講到他們是經過60次會議,不然我也不知道是60次會議,我們民間部門或是立法院事先根本就不知道,也沒有辦法插手。這種黑箱才會引起強烈的反彈,我覺得這種黑箱以後再繼續談下去,等於是把兩岸經合會變成是一個太上政府,試行統一的一個行政機關,完全忽略到兩岸之間政治制度的差異,我覺得這是非常危險的。

服貿協議的大餅是看的到吃不到的。因為服貿協議裡面,服務業的種類依照聯合國的分類標準,有生產型、消費型、物流、金流還有社會服務。從這個分類來看,你會發現服務業所提供的貿易種類非常複雜,性質本質都不一樣。可以分為貿易財和非貿易財。什麼叫貿易財?電子商務可以在台灣向中國提供,它可以輸出,在台灣需要的電子商務服務可以從中國提供,所以這種叫貿易財;還有非貿易財,大家講的美容、理容那些,還有政府,政府的服務或是美容不可能靠進口來提供,所以它是非貿易財。還有特許的,服務業裡面很多是特許的,還有非持許的,這次爭議最大的其實在非特許,非特許像設置美容院或是設置洗衣的、整染的,這些都不需要特許,還有它也分為勞力密集或是知識密集,剛講的電子商務就是屬於知識密集,勞力密集就是美容、理容,那這個服務業所提供的服務有那麼大的差異性,所以這種差異性存在,那這個服務業又有另外一個特色是它跟在地的生活習習相關。

是因為經濟發展了,大家所得增加了才有這些需求,但是台灣跟中國在生活習慣、文化語言比台灣跟其他國家要小。假如我們在WTO對菲律賓承諾開放所有服務業,菲律賓人會不會來台灣開美容院?即使你給他50塊,但言語不通你不太願意給他服務,因為這一個特色,一般來講WTO在講到這種勞力密集的非特許的這些行業一般都不是開放的重點。我舉個例子,我開放美國可以來這邊當律師,當會計師沒有用。因為高考,律師考試都不會及格,你也不能執業,所以有這種障礙。



在這種情況下,我剛講到台灣跟中國之間在生活習慣、文化語言差異比較小的情況,為了降低對國內工作機會的衝擊,我們不應該以我們在WTO的承諾-對其他國家的承諾做為這次服貿協議開放的標準。就是剛剛黃會長講的,中國不願意把這樣的事情拿到WTO講,所以不需要開放那麼多。看行政院政務委員薛琦講,他最自豪這些都是依照WTO的原則開放,但是他忽略兩方在服務業的差距在根本上很小,一旦開放衝擊很大。

服務貿易的開放內容其實跟商品貿易不一樣,商品貿易談的只是關稅,是貿易成本,但是服務貿易開放的是市場的開放。要不要把這個市場開放讓你進來經營提供服務,這是最根本的差異。所以你看這次服貿協議,中國對台灣的開放包括幾個我等一下會講,資金進去怎麼運用,可不可以獨資還是一定要合資,或設立分公司,還有擴大業務範圍,這是另外一項。最重要一項,很多的服務業包括台灣也一樣,有很多進入市場的障礙,這個障礙不是關稅,就是很多像是要申請他不一定要核准,還有簡化許可的程序,這個是服務貿易開放或自由化裡面要談的這三項,但是你看馬政府他一再強調中國對我們開放的項目比我們對他開放的項目還多,但是表面看起來,你假如項目來比好像我們比較有利,但是我今天要講的就是開放的條件其實不對等。

舉個例子,台灣電子商務對中國是全面開放,你可以在境外向台灣提供服務,然後設置的區域在台灣沒有限制,但是台灣的電子商務到中國設置只能設置在福建,而且我們對中方來台灣合資的比例沒有限制,但是台灣的電子商務業者要到中國去合資比例有限制,更重要電子商務還要經過中國所謂ICP的許可證,那個許可證等一下我後面會講,會導致未來台灣的社會的整個言論自由會受到嚴重的限縮。那我接下來講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更重要的是電子商務要同時允許他能夠擁有物流業的許可,不然你賣東西卻沒有辦法物流,成本也會變的很高。在香港跟中國簽CEPA的時候,中國讓香港擁有電子商務也擁有物流業。但是我們這一次跟中國簽服貿協議的時候,並沒有爭取到同樣的配套。即使台灣的電子商務業者要到中國成立商業據點,因為少了一個物流業的開放,所以成本會高,會競爭不過別人。所以我覺得我們在談判的時候欠缺策略的觀點,只關注項目。這個問題在ECFA早收清單也出現過。我不知道是馬英九太聰明還是怎麼樣,更重要的是-中國對台灣的開放,都是設立商業據點。目的是要台灣把資金跟人才帶到中國,因為透過合資的方式,合作的方式讓中方的企業能夠成長學習,學習這個服務業的know-how。中國對境外提供服務或境外消費,但對台灣的企業基本上不太開放,所以他只開放你到中國成立營運的據點。你要怎麼去成立?成立後就要把資金跟技術從台灣帶走,所以會導致另一波的磁吸效應。

這邊再舉一個例子,這個服貿協議中有關市場研究服務業,市場研究服務業就是做民調的。市場調查轉到民調很快,台灣對中方市場研究服務業的服務提供沒有限制,你可以在境外提供服務,可以境外消費,可以來台灣設立商業據點,或是中國人士來台灣都可以。但是中方他不允許台灣的業者在中國境外提供服務或在境外消費,他說你要來一定要在中國設立商業據點,所以這都是不對等的。服務貿易自由化著重的是市場開放的模式,會引發另一波磁吸效應。先把這個模式先跟大家說明一下:因為服務貿易著重的是市場的開放,就是如何提供這個服務,這個服務提供的市場開放模式,在服務貿易的協議裡面可以看到有4種模式,第一個是跨境提供服務。就我剛剛講電子商務,可以在台灣向中國的境內提供這叫跨境提供服務。第二是跨境消費,台灣向中國的消費端提供服務。第三個模式不能跨境提供服務,你要來一定要在我境內設立商業據點,這個商業據點有獨資、合資或是合作,還有自然人呈現,就是我來這邊短期居留提供服務我就離開,所以大概就這4種模式。

而不對等在哪裡?我方對中方開放,模式一就是跨境服務提供,我們有47項完全沒有限制,就是我不限制你,你都可以這種方式來提供,其中還有25項技術不可行,像殯葬業你不可能跨境提供服務所以技術不可行,這些25項都是因為屬於非貿易財,美容也是屬於裡面的,不予承諾就是不允許中方的企業在境外提供我方服務的只有4項,那你看一下中方,中國對台灣的開放,沒有限制只有17項,有限制的開放,這其中我今天早上再check一下,有限制的開放只有4項,不予承諾裡面其中有一項是技術不可行,不予承諾有33項,就是中國根本不允許你境外提供服務,你要就來。模式二就是境外消費,這也有很大的差距,模式三就是商業據點的呈現,我們都是沒有限制,中國限制台資的企業到中國可以獨資的只有39項,不允許獨資透過合資的16項,不承諾的只有一項,你可以看到兩方的差異很大,模式四是人員的移動,這二個就比較接近都有一些限制,所以你可以看關鍵在模式一及模式二,模式一模式二可以跨境提供,台灣的企業不一定要到中國成立商業據點去提供,模式三就是你要提供服務一定要到中國境內成立商業據點,會讓台灣產生下一波的磁吸效應。為什麼?現在為了中國的市場,其規模比較大,但中國又限制你在台灣不能提供,所以必須要把資金跟人才帶到中國,我們台灣對在中國的企業又可以允許跨境提供服務,這些對台灣的服務業有一個很強的誘因,把資金人才帶到中國去,這個服務貿易協議會引發另外一波的磁吸效應。

這個大家可能沒注意到,我們現在關心的當然都是對國內工作機會的衝擊,比較忽略掉下一波這種資金人才因為這種不對等的開放,或開放模式的差異會迫使台灣的服務業必須要到中國去成立商業據點,把台灣的人才資金帶到中國,加上中國跟台灣的經濟規模差異太大,所以會另外一波的磁吸效應。你去比較我們開放是不對等的,開放不對等的情況下就會引發這種效果,因為台灣服務業的業者到中國去投資以後,我可以跨境對台灣提供服務,所以為什麼要在台灣經營,所以資金跟技術會大量外流,服務業會空洞化,剩下來在台灣的服務業大概都是屬於非貿易財的服務業,什麼叫非貿易財,政府部門、剛講的殯葬業等都會留在台灣,其他可以走的會因為這種開放的不對等移到中國,這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江澤民很早就講過,把台灣的資金、技術、人才掏空勝過1000顆飛彈,這就是我講的磁吸效應。



服務貿易協議應該叫做服務投資協議,因為它裡面最重要就是涉及人員跟資金的移動,讓中國人士可以來台灣其實會嚴重衝擊台灣的工作機會,目前最有爭議的地方,是這次服務貿易的談判,假如去看那個項目它的附件一,中國要求台灣開放的項目大部份都是屬於非特許的行業,美髮、餐飲、運輸、倉儲、印刷,其中還有一項我也覺得很奇怪,開放公路、橋樑和隧道的管理,我不太清楚他在想什麼?你去看裡面那一項,中國對台灣沒開放,但台灣對中國有開放一項橋樑、隧道管理,假如重要的硬體建設管理是掌握到敵對國家的手裡面其實對台灣影響很大。

這些非特許的行業有一個特色,他的技術層次很低,美容業的那些人跑出來講我們連鎖店比他們的競爭力強,但是連鎖店可外移,關心的是在你住家週邊的自營者那些小的美容院,那些美容院一旦受到衝擊影響的不是一個人的工作機會而已,影響的是整個家庭的生計。這顯示我們經合會,如陸委會送給立法院的報告可以看出,他的諮詢各種產業可能衝擊的時候就漏掉這幾個,就是沒有美容還有餐飲、運輸、倉儲、印刷,我不知道他是故意還是忘了,假如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這個問題在哪裡?這些都涉及非貿易財,運輸、倉儲都是在地的而且這些非特許行業,我剛剛講過美髮、餐飲,越南人或是菲律賓人來這邊開,即使他開的再好很難跟在地的、國內的一般的業者競爭,因為文化、語言跟生活習慣的差異太大,但是台灣跟中國這方面的差異又特別小,所以等於中國的這些行業的服務提供者一旦進入這些行業以後,他完全沒有障礙,變成這些行業的一個強力競爭對手,加上成本又便宜。中國都會考慮到這裡,我不知道馬英九是不是真的為了聯中制台。

這個移居以後也形成我們台灣未來政府一個很重的財政負擔,你到香港、新界就知道,我這次特別去香港、新界,那裡面有一個香港政府提供的一個公共住宅,都是中國的人士來這邊,他沒有工作的,他這邊可以享受很多服務,使用他帶來的資金,對香港政府形成一個嚴重的財政負擔,未來台灣就有可能是這樣。

所以我覺得這一次包括反對黨都是在一個市場開放的框架下來談對產業的衝擊,但是很少從我剛講的這幾個面向來談對台灣社會的衝擊,尤其對台灣政治的一個負面的效應不能夠忽視。

這會壓縮台灣社會的言論自由,台灣民主以後還會在倒退,過去我們的線上購物,很多線上購物的業者到中國沒辦法營業,為什麼?他說你有意識型態所以他拒絕,我們在台灣沒有辦法做到中國的生意,這次服務貿易協議對電子商務服務仍然不允許跨境提供服務。所以只能去一定要到中國設立商業據點,設立商業據點不表示可以取得許可證,因為還有一個所謂ICP許可證,ICP的許可證你要取得必須通過中國的ICP的年度檢查,這個年度檢查就開始要在發言方面,要自我設限、自我檢查,最後所有綜合性的入口網站都自我要做新聞檢查、言論檢查。台灣未來社會的言論自由會受到限縮,但是這一項也沒有說承諾一定台灣業者申請ICP許可證一定都沒有問題。中國只允諾協助而已,最近只有三家外資通過取得ICP,如google為了要取得多困難,ICP的年度檢查裡面有什麼?必須簽一個承諾書,需承諾所提供的服務不會破壞國家統一、破壞民主團結、破壞社會穩定,誰來評判會不會破壞國家統一?最後就變成為了要通過這個檢查,所以會自我設限。如果存在這些問題,要依法接受主管部門的處罰,便永遠每一年都要面臨中國審查的要求,結果如在台灣有一個入口網站,為了要到中國做生意,結果開始對自己在台灣所有的都要自我設限,這非常嚴重。中國並沒有保證台灣業者可以取得ICP的許可證,通過ICP的年度檢查,擺在這邊就是要你言論自由自我設限,當台灣整個社會呈現的聲音都沒有獨的聲音只有統的聲音,我想這個就很麻煩了。

所以中國在開放這個有很深的戰略目標,我覺得馬英九其實這點他不笨,他是配合的。接下來,服貿協議忽略掉兩國產業組織差異。這個怎麼講?因為我們都認為中資來台好像都像民營企業,但是幾乎所有的民營企業背後都有官方資本的色彩,因為有官方色彩,來台灣後,不管是經營服務業也好,投資也好,有一致的戰略目標。台灣認為在商言商,中國的在商言商是因為他有官方資本的色彩所以一定有其戰略,統戰的目標。

舉例而言,台灣對中國的零售服務業、倉儲服務業有開放,而且開放它跨境提供服務。假如馬英九在任內又把中國農產品再開放,跨境服務會摧毀掉台灣的農業部門還有中小企業。中國最重要產業組織來台灣其實是要影響整個台灣農業部門或是中小企業他的價格,他不需要賺錢,在台灣賺多少其實不重要。而是要破壞台灣整個現行的市場經濟體系,擾亂整個市場經濟體系的運作才是重要。我這邊再講一個例子,這個也是一樣,印刷業雖然只能合資不能獨資,但是合資的結果把價格壓的很低,其他台灣國內的印刷業只有二條路,一者台灣業者跟中國搶價,二者退出市場。但是印刷業對中國而言是高度管制的,有其政治目的。假如中國把台灣大部份的印刷業都打敗,結果可能雜誌社要去找印刷廠印刷,只要雜誌裡面有反中言論,可能都沒辦法印刷,可能被迫要到國外去,成本都很高。大家只想到這個印刷來了我們有競爭,但是這些印刷都屬於特許。

還有一個,台灣跟中國之間的市場型態差異很大,中國假如對服務的需求量太大,在台灣市場變成獨買的力量,就是中國決定。如中國觀光客,中國觀光客可能佔台灣外籍觀光客裡面八成九成,這個時候中國觀光客就形成在台灣觀光業市場裡面的獨買力量,獨買力量有什麼問題,我這邊稍微說,這是已經發生過的。我們現在對中國旅行社開放到台灣,在服貿協議裡面講的很清楚,你來台灣開旅行社只能做在地的生意,你不能去接中國觀光客,但中國的國營旅行社很清楚他也不會透過服貿協議進來,利用假港資,中國已經買了大概三家台灣經營不善的旅行社,第一步壓低團費,團費壓的很低後台灣在地的旅行社只有二條路:要不然你就跟他拼,要不然你就退出。現在已經低到每天22到25美金左右,但是在中國的組團團費7天8夜人民幣還是要4000到10000,所以他可以在裡面賺很多的差價。一方面把你整個市場打亂,所以馬英九講的很天真,他說台灣都是完全競爭市場,所以這些中資企業來台灣都不會形成獨佔。但中國只要破壞你的完全競爭市場,變形成這種不公平的競爭。完全競爭市場被破壞後,很多人選擇退出,其實到最後他還是可以壟斷。



我這次參加香港的一個會議感受很深的就是:我們的學者還有部份政治人物跟中國爭竉,我覺得這是台灣很大的危機。這些人比的是我跟中國哪一方面人士可以見到誰,我可以跟他經常互動。台灣的自主性會因為這樣子而流失,這是很嚴重的危機,大家現在已經感受到。我覺得台灣有點像漂流木,主體性喪失以後,不知道未來要往哪裡去,那你不知道未來要往哪裡去,最好的方式你就跟中國建立良好的個人關係,然後變成一個你的安全裝置,萬一這個漂流木哪一天瓦解沉掉了,在中國還有人幫你,這是我覺得我們在兩岸交流裡面太欠缺主體性,尤其學者還有部份的民代為了爭竉。我不知道他怎麼想,但看在我眼裡覺得不應該為了個人利益,這個服貿協議也是一樣,為了個別企業利益,大家很少注意到整體,你個別利益也許你短期可以享受,但是整體利益不在你個別企業利益也是在長期會消失。


主持人:張炎憲教授(台灣社社長)總結:

林向愷教授剛剛講得非常沈痛,總結有三方面:

第一,服貿協議是一種不對等的關係,開放的內容也有差異性,因為台灣與中國的經濟結構是不一樣的。

第二,服貿協議簽訂後,台灣的人才跟資金會往中國流,台灣就會被掏空,以致於台灣人會找不到職業。

第三,馬英九是用外省權貴統治心態來統治台灣,他先聯中制台,再來終極統一,他認為國民黨現在還無法完全控制台灣,所以需要借助中國的力量來統治台灣,這是台灣很大的危機,但站在馬英九或國民黨的立場來看,這是很好的事,因為這樣就可以永遠統治台灣。


2013年7月11日 星期四

【影片】「服貿協議 木馬屠城」座談會(2)黃天麟主講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3-07-11



點擊上圖可看更多照片
主講人:黃天麟(前總統府國策顧問、台日文化經濟協會會長)
ECFA的本質:終極殖民統一架構協議
E---Eventual
C---Colonization
F---Framework
A---Arrangement




服務貿易協議本質

服務經濟殖民終極統一的協議,ECFA的實踐,由北京定案,馬政府配合化獨漸統振興中華的完結篇。

馬政府目標──終極統一,中國目標──祖國統一,兩目標結合。
以飛彈、反分裂國家法建構一個中國框架,以經促統為執行方針。
2013-2016吳習會(一國兩區)、服貿協議(經濟)、互設辦事處(政治)形成對台工作新三角。

服務貿易協議搭配
台灣自由貿易示範區(高雄、桃園、基隆) 、北京對應海西特區平潭特區、上海自由貿易區、全面將台灣經濟自由化變成自由島。

互設辦事處搭配
1.民共2軌,接觸DPP、分解DPP,讓民進黨不反對,使計畫順利推動。
2.放白狼回台指揮中華統一促進黨
3.中國新娘生產黨參政

第三年簽和平協議完成統一。

服務貿易協議不只是經濟,是三分經濟七分政治,甚至九分政治,主要目的是完成整體大計畫。

泛藍與馬政府將政治問題導向經濟問題,台灣人不察,甚至自動將目標轉移到經濟上。如ECFA也是終極統一的重要手段,卻只就經濟辯論,結果公說公有理,有利有弊,不了了之。名嘴(綠營亦有)先大肆批評黑箱作業、溝通不足、沒配套 ……最後來個:大方向沒錯,讓利比WTO更優惠,應該放鞭炮。等於說服貿協議是好的,只要前面批評的幾項有做到,大家就不會反彈。轉移目標使綠營也有支持的聲音。





可能明年進行馬習會,統一大功即將完成。

服務貿易協議是ECFA的延伸

事實上根本不須簽ECFA,因為已有WTO,中國大可以WTO的規定控訴台灣沒對中國開放,但如此一來等於承認台灣的主權,所以另創不該簽的ECFA,既可約束成國內事務,又可達成出口目標,而終極統一馬政府與之配合,才有後續的服貿協議。

即使如此也應先討論商品貿易協議。服貿協議牽涉層面廣,複雜程度高,正常國家會留到最後處理,但馬政府卻認為商品貿易曠日廢時,直接從最重要的能服務終極統一,以經促統的服務貿易下手。

ECFA被成功的轉化為經濟議題,錯過拒簽的機會,現在服貿協議狀況亦同。直接跳過商品貿易協議,就是急於完成馬習會簽和平協議。


ECFA是以經促統的架構,為何能夠以經促統?

1. 台灣與中國、台灣與日本、台灣與美國之間性質、環境完全不同,若與日美簽FTA,台灣不會被吸納,但與中國簽會變成磁吸效應。

其原理:
1.台灣中國差異太大
2.距離太近
3.語言文化相近
4.KMT黨國教育台灣人成為中國人

克魯曼(Paul Krugman)「hub-spoke」效應〈中樞──邊陲效應〉:
大經濟體與小經濟體結合過程,大經濟體絕對吸納小經濟體資金、人才、技術,小經濟體變成邊陲。

此原理在台灣完全印證:
如1970年澎湖跨海大橋建後,西嶼島不但沒開發人口還流向馬公,由原一萬五千人變成五千人。
澎湖-台灣飛機直航後,澎湖不但沒發展,原本12萬人口目前只剩登記9萬人,實際居住5萬人。
台灣本島南部人口流向北部,1940年南部人口(高雄、台南、屏東)占全國40%,現在剩30%。

此現象非常明顯,原理大家都知道,政府卻不承認,三通、直航、經濟統合樣樣來。
北京政府非常明白,故讓利比WTO多30%,越讓利越能產生中樞效應。

馬聲稱ECFA 將使台灣GDP成長1.6%~1.92%、吸引外資、增加國內投資,結果:
對中國投資不減反增--- 2010年簽後由原本71億暴增2倍成143億。.
外國投資台灣不增反減---從153億降至38億。

ECFA跟服貿協議根本不能簽,讓利越多中樞-邊陲效應越大。




中國對台開放金融、醫療、電信稱是台灣強項,對台有利。
以金融開放為例---讓台灣銀行設村建銀行(類信用合作社) 、可在福建設分行可服務台商,對大銀行有利但沒提到負面影響。

台灣2013.02.06開放人民幣存款(因應服貿協議) ,至6月為430億存款,平均一個月增90億。若OBU加上DBU(境外加境內業務) ,約一個月490億轉為人民幣,一年5882億台幣流出,是2001~2011存款平均年增加額的1/2。金融開放,存款流入中國(不算投資) ,對台灣大不利。

服貿協議不是改不改的問題,是根本不能簽!


主持人:張炎憲教授(台灣社社長)總結:

黃天麟前顧問剛講的是經濟的部分,或許有人不清楚,經濟的問題是否會影響台灣的政治;總結有三個方面:

第一,馬政府或是媒體名嘴現在都在說與中國簽訂ECFA及「服貿協議」是有利有弊,但講到最後大家還是不懂有利有弊在哪裡,以此蒙蔽的方式,再到立法院通過,但不是有利有弊的問題,而是國家的問題。

其次,因為台灣較小,中國市場較大,當台灣被中國吸納時,最後用經濟方面,來逼台灣終極統一,是很危險的。但馬英九卻不講清楚,因為馬英九本身就是要終極統一,在不清不楚的狀況下,用經濟方面的利益來交涉,最後台灣就會一步一步被中國吞噬。

第三,最重要的一點,為何要簽署ECFA和「服貿協議」?台灣與中國都在WTO之內,可以用WTO的方式簽署,在WTO內交涉,但中國認為向WTO提出,就代表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所以才會用ECFA的方式產生。而以ECFA方式產生協議,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對國家認同的問題,馬英九不堅持台灣是主權國家,認為台灣只要經濟發展就好,不僅沒有近利也沒有長利,長利消失後,最後以經濟方式來看,台灣會被邊陲化,被中國吸納進去,然後台灣就會消失了。

黃前顧問剛提到簽訂ECFA之後的例子,或是最近中國人民幣可在台灣的銀行兌換及存款的問題,可發現台灣的錢每日每日流到中國,導致台灣產業蕭條,經濟衰退,台灣經濟不會愈來愈好,只會愈來愈壞,這都是黃教授所憂慮的地方。

這幾個問題實在不能單從經濟面來看,要從政治面來看,因為中國的習近平時刻想併吞台灣,所以如果我們不從政治方面去思考,只從經濟方面來思考,不僅台灣的經濟會消失,政治也會消失,這樣台灣國家的前途要怎麼走?黃教授講那麼多就是要提醒大家,經濟不僅是經濟,還含有政治面。

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

【影片】「服貿協議 木馬屠城」座談會(1)張炎憲教授引言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3-07-10




點擊上圖可看更多照片



台灣社社長 張炎憲教授引言:

「服貿協議」的影響有幾方面,第一,簽署過程沒有民主的程序,等於是黑箱作業,二邊代表簽署沒有經過國內討論,也沒有經過立法院的審查,雖然現在說要到立法院逐條審查,但這都是事後事了,這都是違法了台灣民主進步到現在應該走的路,令人擔憂台灣民主愈來愈退步,馬英九愈來愈獨裁,用他自己的意志和想法,想要改變台灣。

其次,台灣最重要就是的中小企業以及傳統產業與農業、商業...等,受到「服貿協議」影響,引發許多服務業都出來反抗和批判國民黨這次的簽約,這可說已經是危害到台灣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的一次簽訂。

第三,「服貿協議」不只是經濟問題,事實上也和國防外交有關係,因為簽署時是否有站在台灣主權獨立的立場來簽定?或是站在台灣是中國一部份的立場來簽定?因為現在馬英九在講「一國兩區」等等說法時,才來簽約。

第四,我們可以發現這次簽署實在是違反一個主權國家應有的立場,不只如此,如果中國人透過「服貿協議」一個一個過來台灣,台灣的國防安全是否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幾個面向都是很嚴重的問題。

因此本次座談台灣社邀請兩位財經專家,一位是前國策顧問黃天麟先生,他長期研究中國產業與台灣的金融,知道台灣跟中國的關係如果愈來愈緊密,會危害台灣的安全與經濟發展,他寫了很多文章要提醒台灣的民眾與現在的執政黨,應該要了解如果親中,台灣不僅經濟會消失,國家也會消失。另一位林向愷教授是台灣大學經濟系的教授,他也是長期寫了很多文章,並深入研究ECFA,當初就提醒不能簽訂ECFA,簽了之後台灣經濟會愈來愈壞,不會像馬英九說的台灣經濟會變好,林教授今天也帶來許多資料要來批判從ECFA簽訂到現在的「服貿協議」簽訂過程是否有合理、合法,是否有符合台灣的利益。

2013年7月4日 星期四

非洲經驗

轉載:自由時報



◎ 林丁男
馬政府告訴人民,與中國簽訂的服貿協議,將引進中國資金至一般基層服務業,並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這是真的嗎?且看看中國企業投資非洲的情形:
幾年前,非洲各國掀起一陣反華風潮,因為中國企業大舉投資這些國家的基礎建設,一時之間非洲國家人民對中國抱持好感,認為中國企業與利益至上、遲遲不願投資這些國家的西方企業有所不同;但是他們很快就發現,中國企業的確不同:中國業主會公開表示非洲人民懶惰、工資高,以及非洲當地產品品質堪虞,於是這些企業主理直氣壯地由中國引進所有工程所需之勞工與材料。結果是,中國企業所謂的「投資」帶來的經濟邊際效益低落,對增進當地就業幾無助益,打破了非洲各國人民對基礎建設工程可以成為帶動國家經濟繁榮的幻想,繼而引發不滿,憤而起來針對這些中國企業發動暴動。
在非洲發生過的情形,也許正是服貿協議通過後,未來會在台灣發生的狀況。
馬政府為何要開放中資與中勞?除了一方面可以協助降低中國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外,也可增加國民黨在台的支持群眾,挽回馬政府施政不彰在選舉中可能面對的頹勢。因此,服貿協議只是國共兩黨談好互利的條約,至於台灣的利益?根本就不在這兩黨的考量之中! (作者為自營商,台南市民)

2013年7月3日 星期三

07/07 「服貿協議 木馬屠城」座談會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社   
2013-07-07




「服貿協議 木馬屠城」座談會

馬政府偷偷摸摸與中國簽署服務貿易協議!一旦服貿協議生效,正如木馬屠城,中國將加速吞噬台灣!

引言人:張炎憲 (台灣社社長)

與談人:黃天麟 (台日文化經濟協會會長)

林向愷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時間:7月7日 (日) 下午2:00 ~ 4:30

地點:台灣國際會館
(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125號4樓,近松江南京站7號出口)

source: facebook

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

二二八 專制威權統治(3) 



1.中壢鎮私立義民中學教務主任姚錦、教員黃賢忠、中壢鎮公所幹事徐代錫、內壢國民學校教員邱興生4人,1952年6月18日槍決。其他受難者,包括3位曾受教於姚錦的學生:徐代德、范榮枝(判刑10年)、劉鄹昱(5年);以及姚錦之妻麥錦裳(5年)、黃賢忠之妻楊環(宋屋國校教員,5年)。樊志育(中壢中學教員)、丁潔塵(義民中學教員)夫婦,原判5年,上呈蔣介石,以疑為「受匪命來台」罪名改判10年。這是從總統府以蔣中正名義發出的「代電」,向國防部參謀總長周至柔指示本案如何辦理,觀其內容,可見指揮辦案之一斑。

2.葉城松等案,牽連許多學生。

3.綠島新生訓導處已被監禁的受害者,被分批送回台灣,不分省籍再度被以「在監叛亂」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