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曼德拉榮光

轉載:自由時報

南非黑人民權運動領袖曼德拉(一九一八—二○一三)以九十五之齡逝世,舉世哀悼。世界人權日,近百國家領袖出席追悼會。十五日這一天,南非是以隆重國葬送別、追思。國殤期間,不只南非人民,全世界都頌讚。

曼德拉是終結南非種族隔離,再造新國家的偉大政治家,也是人權鬥士。他在白人統治期間,被處以終身監禁,入牢二十七年(一九六四—一九九○)。出獄後,其志不移,誓言促進和平、並與白人和解,領導「非洲民族議會」與當時總統戴克拉克領導的國民黨政府談判、協商,而於一九九四年當選南非首位黑人總統,順利完成政權輪替。

兩位締造新南非的黑人、白人領袖,同獲一九九三年諾貝爾和平獎,以及戴克拉克成為曼德拉的副總統,更成為佳話,為大航海時代西方殖民的歷史殘留作了合乎民主化的文明了結。

黑人的覺醒加上白人的良心是再造南非的力量。台灣有曼德拉嗎?台灣有戴克拉克嗎?如果沒有,為什麼?在台灣看曼德拉追尋自由之路的榮光,應該想想我們這個尚未從殖民殘留的歷史走出來的現實。

歷經大英帝國的自治領南非聯邦(一九一○—一九三一)及大英國協的一個主權國家(一九三一—一九六一)以至獨立的南非共和國(一九六一—),早在十五世紀末已有葡萄牙人進入,十七世紀有荷蘭勢力進入,十八世紀則有英國勢力進入。但獨立為南非共和國之後,它的政治問題是內部的黑白種族問題,無關殖民母國。南非是南非不同族裔、不同膚色的南非人國家。

一九四八到一九九四年的原住民、白人、有色人種及亞裔種族隔離政策是白人政府施行的惡政。曼德拉之所以入獄是為了對抗種族隔離、追尋多元族群民主體制。這與台灣的戒嚴、省籍歧視以及相應的民主化有些相似。但台灣的國民黨中國殖民殘留意識未能終結,台灣尚未真正成為不分先來後到的台灣人國家。民主化之路的陰影未能解消,新的國家未能形成。

南非的白人是南非的國民,與葡萄牙、荷蘭、英國的國家無關。南非荷蘭語和南非英語與九種官方地位地方語言並置,黑人白人在彩虹之國重建國家形貌,正是曼德拉留給他國家的政治遺產。行政、立法、司法,三個首都的設置,顯現地域平衡觀。曼德拉只當一任總統,以及取得政權後以寬恕、和解進行的轉型正義,都值得台灣借鏡,值得政治人物深思。 (作者李敏勇,詩人)

0 意見: